編者按: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,戰(zhàn)“疫”當前,工美青年干部挺身而出,下沉社區(qū)參加社區(qū)疫情防控工作,奮戰(zhàn)在社區(qū)一線值守崗位上。讓我們一起走近戰(zhàn)“疫”勇士,聆聽他們的戰(zhàn)“疫”故事。
北京工美集團下沉社區(qū)防疫干部 任新宇
今天是下沉社區(qū)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第13天。3月9日傍晚接到社區(qū)關于執(zhí)勤工作的最新指示,要求進出車輛及人員需雙向檢查出入證件,這無疑給錢糧胡同東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(zhàn)。
錢糧胡同東口屬“一類卡口”,遵循著為百姓服務為主的原則,可供東四、東華門、交道口、西區(qū)什剎海街道居民來我街道買菜購物,每天需面對巨大的人員流量進出。在最新工作要求下,嚴查進出車輛及人員證件使得工作量翻倍,面對出入的百姓,微笑、親切的詢問便是最好的溝通工具。雙向查看證件,工作量翻倍的同時我們也換來了翻倍的“謝謝”、“你們辛苦了”、“疫情趕緊結束吧,你們也能歇歇”……一句句暖心的話語,猶如一塊塊發(fā)著紅光的碳,暖在了我們的心坎上,很熱乎,很溫馨。
“您好大爺,看一下您的出入證,給您測一下體溫?!?
大爺顫顫巍巍的右手邊伸過來邊問道:“小伙子,你不大吧?不像是我們社區(qū)的人啊,你們是哪派來的?”
“28了,我們是市管企業(yè)的下沉干部,來參加咱們社區(qū)的疫情防控工作?!?
“什么?”我猜大爺可能是有些耳沉,聽的不是很清楚,我提了提嗓門又說了一遍:“我們是市管企業(yè)的下沉干部。”
大爺這次似乎聽清楚了,又好像沒聽清楚一樣,用手比劃著,喃喃地說道:“你和我兒子個頭差不多,我的證丟了,我兒子說給我補辦呢,一直忙著沒回來,這都2天了,沒見著人?!?
一陣風吹過胡同口,看著老人干澀的右手和皺起的皮膚,與其渾濁的雙眼對視的剎那突然心中一酸,心想“這家的兒子也是,這么大歲數(shù)的老人了,證都丟2天了,也不趕緊給補辦了”。
“他在醫(yī)院上班,沒空回來,今晚說回來吃飯,我這剛出去給他買了點吃的……”一邊說一邊給我看了看左手提的袋子,透過袋壁上的霧水,我猜應該是些餃子。
“他在醫(yī)院上班”,短短的6個字,像6根箭一樣射在我的胸口,讓我對剛才自己的想法感到無比的羞愧。是啊,疫情期間在醫(yī)院工作的醫(yī)護人員,是多么的平凡而又偉大??粗先耸种械拇雍瓦h去的背影,我不禁陷入了沉思。
這個的袋子不僅是裝滿了食物,還裝滿了一位老人對兒子的愛;裝滿了一個醫(yī)者對工作的職責,更裝滿了一個家庭對社會的付出;這個袋子雖然不大,但在我看來卻沉甸甸的,它折射出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,他們都在為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,做出著巨大的犧牲和無私的奉獻!想起他們,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。聽著每一句“謝謝”、“辛苦了”,內心倍感溫暖!我們一定會本著不到疫情工作取得全面勝利的最后一刻,絕不松懈的心態(tài),站好每一班崗,守好每一道卡,為我們疫情防控工作的火焰再添一把柴!
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
2020年3月13日